王澍:“生活文化的延续性”|三联人文城市奖揭晓
2021年4月8日,由《三联生活周刊》发起主办,首届三联人文城市奖颁奖典礼在成都举办。它以“重建联结”为第一届主题,希望在疫情之后这个特殊时刻,通过评奖这样兼具专业性和传播性的方式,来推动一场关于中国城市社会价值和人文关怀的讨论。
公共空间奖:西村大院
建筑设计奖:连州摄影博物馆
社区营造奖:上海社区花园系列
生态贡献奖:绿之丘”——上海烟草公司机修仓库更新改造
城市创新奖:老西门棚户区城市更新
ArchDaily 对评审王澍进行了采访,以入围奖项为背景,探讨中国城市发展存在的问题:
01
在入围名单,您认为这些项目有哪些共同点?和21世纪刚开始的十年项目,即奥运和世博会之前的城市发展有哪些明显的变化?
王澍:我觉得最大、最明显的变化是公共性。建筑作为一个公共空间的角色,前所未有的被关注了。奥运也好,世博会也好,其实以前很少有中国人会对建筑投入这么大的热情,它突然变成了某种带有含义的空间,你可以看到类似的空间在中国到处在被复制,包括城市的公共空间不再像原来的那种,只服务于当地生活的,你会发现它们都有某种“想让全世界知道”的气质。我觉得这是非常大的变化。
杭州城市向西望向东望,两种完全不同的状态
02
我们会发现建筑师和大众对世博和奥运举办之前的建成建筑,抱有批判的态度和负面的情绪,但此次入围项目中,我们会转变为一种相对积极的心态,您觉得城市建筑在往什么趋势发展?有哪些积极的呈现?
王澍:这其实很难用趋势来说,因为有蛮多不同的走向,这也是我认为的中国建筑第二个较大的变化:从模仿西方流行,到开始显露一些思考的特征,展现不同的现象,我认为这种多样化发展特别好。所以它不是简单的某个趋势的问题,而是设计质量在显著提高。
03
本次奖项的主题为“2020主题:重建联结”,目前入围的项目均是在疫情之前建成的,面对大流行爆发,入围项目产生了哪些有机的变化,您观察到什么?疫情对评选有什么影响,你们会不会对空间的考验更加严苛?
王澍:我觉得疫情对建筑的影响不大,因为建筑都是几十年这样考虑问题的,所以一两年之内发生的疫情对建筑影响其实不大。在公共空间和个人私密性上,我认为疫情是有关联的。为了防控疫情,我们要隔离,还要掌控所有人的个人信息,你可以发现私密性和公共性之间的界限被打破,也许有人认为疫情推动了数字时代的到来,但我认为对中国城市来说,最大的问题是出现了一种“文化属性不清楚”的状态,这是非常中国化的。
中国人喜欢说“中国”,而实际上中国城市恰恰是全世界文化属性最不清楚的城市:中国城市时常让人不知道是哪里的城市。我经常开玩笑说,这是人类关于未来月球和火星上的事业,它没有文化属性,它是一个状态,一个商品。我认为中国社会面临的最大的问题就是所有的建筑行为都变成了商品。
04
这样商品的属性,就会造就很多“网红建筑”,大众对于“好建筑”的评价标准就会过于单一,您觉得大众对于建筑的评价标准是什么?和建筑行业从业者的评价标准有哪些不同?
王澍:大众的标准也不能够完全作为评价的依据,因为网络上的流行有很强的从众性行为。反倒是建筑师这种群体应该要有自我批判、自我反省的精神。在面对这样一个时代,建筑有重塑生活空间的力量,它可以建设生活空间,也可以大规模地破坏生活空间,建筑并不是单面的。在这样一个前提下,我特别强调文化的延续性,这件事特别重要。我指的是和每个人相关的、所有人生活记忆的延续性,而不只是中国文化传统的延续性,那太抽象了,其实是和每个人都有关系的生活文化。所有和延续性有关的内容,都是城市中最脆弱的,最没有权势的,最底层的,所以一定要关注延续性。如果没有的话,中国城市就毫无趣味可言,到处都是既光鲜又平庸的城市。
05
那您如何看待超级文和友这个入围项目?
王澍:我觉得这是一个集中的心理反应的现象爆发,很难说好与不好,我要亲自去看一下才有发言权。可能提名人认为这是一个还难以判断的文化现象,我觉得很难以好坏来评价,令人震惊的其实是大众的反应,是一定程度上是已经被我们塑造了的、大众的反应。这就是为什么建筑师应该保持警惕,大众有这样的反应,是城市里几十年发生的事件对大众审美的塑造。
06
您去年您参评了“自然建造奖”,您觉得这两个奖项的评价标准有怎么的不同?
王澍:相对来说,“自然建造奖”更多讨论的是有超越性的话题,是关于建筑本身的话题。而人文城市奖关注的是城市,是一个特别复杂的事情。用人文城市来作为一个评价的奖项,不难理解“超级文和友”会入选,如果按照“自然建造奖”的标准评选,这个项目就绝对不会入选。两个奖项有不同的取向和标准。
07
在社区营造和城市创新类别中,入围的项目其实与运营者和开发者的决策有关。作为一个设计者,您希望给决策者哪些建议?
王澍:我觉得整个中国社会都要反省一个问题:我们过于迷信规划的力量,设计的力量,而所有这些力量其实都是少数人从上到下的一个力量。它忽视城市本身的力量,忽视生活本身的力量。从长远的看,这对中国城市只有伤害。
三联人文城市奖 获奖作品
——
公共空间奖:西村大院
作为一个植根于本土人文精神和集体记忆的城市级建筑设计作品,西村大院为中国城市公共空间建设打开了崭新的想象维度。超级体量和超级院落的大尺度恢宏写意,与多样化城市内容、多层次公共场域、多线程社会生活的细致经营形成复杂的对比、交织,创造出“围合中包含开放性、统一中蕴藏丰富性、规整中伴随灵动性”的新型城市空间秩序,完美诠释了本奖项“人文、创新、公共、美学”并重的核心价值观。
建筑设计奖:连州摄影博物馆
在欠发达城市的传统街区,连州摄影博物馆创造出了极具人文关怀的建筑奇迹。在大量使用当地材料和低造价工法的同时,整个建筑仍然保持了高水准的设计质量。通过精妙的边界处理及丰富的空间经营,博物馆与周边的民居风貌和社会生活无缝衔接,既成为照耀城市的文化灯塔,也为附近居民的日常生活提供了充满活力的公共空间,堪称中国当代建筑在品质营造和社会价值贡献两方面的双重范例。
社区营造奖:上海社区花园系列
上海社区花园系列,是非常罕见的设计师通过实验性城市行动改变一个社区、乃至一个城市的成功范例:通过社区种植这样一种看似无比纤弱的改造手段,以“四两拨千斤”的方式,抵抗并逆转“地产式空间”对城市无情的格式化进程,使城市原本荒废的剩余边角空间化身为具有高度社会凝聚力的情感场域。设计师团队不仅提供行动方案,同时也作为社会动员和实施运营的操作主体,为“社区花园”理念的落地、推广、及可持续发展,构建了一种易于学习和复制的保障性机制。
生态贡献奖:绿之丘”——上海烟草公司机修仓库更新改造
在中国城市化进程进入存量改造时代的大背景下,面对与城市新规划相抵触的历史遗存建筑,“绿之丘”的建筑师将其视作必须精细化处理的不可再生的宝贵城市资源。通过创造性化解城市交通、景观规划与即存建筑体量之间的冲突,“绿之丘”从原有的功能性构筑物完美变身为一个公众喜闻乐见的生态场所,不仅成为上海杨浦滨江改造项目中最为重要的点睛之笔,也为中国当代的城市更新提供了一个“教科书级别”的设计范例。
城市创新奖:老西门棚户区城市更新
在成功解决原有1600户棚户区居民原拆原建、水系疏贯整治、打造全新商业生态等复杂功能问题的基础上,建筑师团队用7年时间,以令人惊叹的细腻情感和高分辨率思考,完成了极具丰富性和创造性的大范围城市更新实践。设计者通过高超的控制能力,达到了传统与创新、秩序与生动的完美平衡:多类型、多样态、多层级的建筑、公共空间、景观设施、及公共艺术品混融交错,杂而不乱,宛如在漫长的时间中自由生长、浑然天成之作。作品既富于东方式的文化观照与在地性的人文关怀,其美学品质在全球城市设计领域亦属杰出典范。
记者:韩双羽
编辑:韩双羽,莫因同
点亮“在看”和“点赞”,
将创意灵感放在第一位👇